“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开一家粮油店。”小涵刚说完,同学们就哄堂大笑。老师差一点儿也笑了。开粮油店,这也算“理想”吗?
小涵并没有因此打住,他接着说,店名我都想好了,就叫“放心粮油店”。小涵说,他之所以想开粮油店,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舅舅现在就开了家粮油店,生意很好;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现在人们吃东西,都不放心。他准备长大后,在城里开一家粮油店,同时在农村老家,种几亩庄稼,自己店里卖的产品全是自家种的,让大家可以放心地吃。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虽然小涵的“理想”不那么“高大上”,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还很没出息,但是,一个孩子,能想到将来自食其力,还考虑到食品安全这样的大事,还是值得鼓励的。
日子在继续……一天,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天气很热,老师喝完矿泉水,准备将矿泉水瓶扔掉。突然,小涵走过来,看着老师手中的矿泉水瓶说,老师,能给我吗?老师有些诧异,将其给了小涵。小涵接过矿泉水瓶,放在地上踩瘪了,然后捡起来,放进背包里。
老师好奇地问,这是干吗?
小涵说,我攒着卖钱啊。
老师不解地问,为什么?
小涵说,每次我拿这些矿泉水瓶,都能卖十几元钱,我已靠这个办法,攒了好几百元了呢。
可是,你攒钱做什么呢?
小涵说,老师,我不是说过,长大了想开一家“放心粮油店”吗?我把这些钱都攒着,留着将来开粮油店啊,这就是我的原始资金呀。
老师愣住了。
(选自2016年1月12日《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