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圣人风度
发布时间:2010-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祥娟

 

临危不惧圣人风度
“临危不惧”一词,是形容人们在遇到危险和困难之际,毫无畏惧害怕之色,没有惊慌失措之举。
这个成语成因来自春秋末年,孔子适卫困匡(今河南长垣县境内)。
孔子在鲁国受到鲁定公的冷落,他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就与弟子一起离开鲁国,到其他诸侯国去游说。
五十五岁的孔子首先到了卫国。
当时的卫国国君是卫灵公,他执政已有三十八年之久。
卫国地处平原,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能立足卫国,就可以东联齐、鲁,西阻秦、晋,南达宋、楚,北入燕、赵,再加上卫国百姓富裕,政治安定,少祸患而多君子,如治国有道受人尊重的史鱼、蘧伯玉等。
特别是蘧伯玉,孔子很早就与他有过来往,也可谓知心好友。
还有卫君的宠臣颜浊邹,是他得意门生子路的连襟,这些地理与人事对孔子来说,都是有利的。
孔子到了卫国的国都帝丘,有些贵族大臣和嫉贤妒能的小人,纷纷到卫灵公面前讲孔子的坏话。
有的说:五十五岁都快入土的人了,在鲁国没有开出什么花,到卫国还能结出什么果。
有的说:孔丘只不过是一个摇唇鼓舌的说客,对他那些不合国情的谬论,还是远而避之为好,切不可上当。
有些简直怀疑孔子是鲁国的间谍来颠覆卫国的。
卫灵公听了之后,就派公孙余假跟着孔子,名义上是侍候,实际上是暗地里监视。
其实孔子早已发觉公孙余假在监视他们,在卫国仅十个月时间,恐怕呆久了卫灵公故意挑剔,怪罪下来担当不起,便带着弟子离开卫国准备去陈国(今河南淮阳县)
当时为孔子赶车的是他的学生颜刻,他们师徒走到匡城这个地方,即现长垣县西南,颜刻用赶车的鞭子指着城墙上的缺口得意忘形地说:当年在这里打仗,我是第一个从这个缺口攻进城的。
颜刻曾经随阳虎(也称阳货)在这里打仗,阳虎和他的部队在这里大肆烧杀掠夺,无恶不做干尽了坏事,匡城的百姓恨透了阳虎,即使千刀万刮也不解心头之恨。
而孔子的长相很象阳虎,匡城的百姓误认为阳虎又来,但又不敢断定是阳虎恐怕搞错,所以就暗暗派人跟着孔子他们。
这时听颜刻讲了这番话,断定是阳虎无疑,便马上报告盘踞在匡城的贵族公孙戌。
公孙戌就派士兵甲卒将孔于一伙团团包围,准备给他们点厉害尝尝,报前仇,雪旧恨。
从帝丘出发时,由于颜渊掉了队,这时也赶上了,看到匡城的百姓和土兵将老帅和同学围困在这里,好说歹说也不让走,担惊受怕,连渴带饿,有的呆若木鸡,有的苦苦哀求,有的东奔西跑,有的怒形于色,个个面面相觑,人人不知听措,而唯有孔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抱琴弹奏,谈笑风生。神情并不沮丧。
孔于见到颜渊在自己危难之际仍然不辞劳苦地寻找到这里,为有这样忠厚的弟子感到格外高兴,于是半开玩笑地说:我还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颜渊也风趣地答道:有老师活在世上,颜回何敢死呢!
一连几天匡城人对他们都没有放行,有的学生更加害怕。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孔子一边派随行的人去卫国向世族大夫宁武子家求救,一边镇静地说:周义王虽然死去多年了,但他所制定的礼乐制度,经典文章却保留至今,并由我们活着的人继承发扬,流传后世,今之天下如果不须要这些礼乐经典,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必要去再传授给后人了。如果天下须要这些东西,匡城的人们又能将我怎么样呢?
接着孔子就叫来子路,说道: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应当沉着冷静些,现在我弹着琴,你给大家唱支歌听吧!
于是子路就一手按着腰间的佩剑,一手打着拍子,高声唱了起来,接着孔子也唱了起来,随后所有的弟子都唱起来了。
匡城的人看到这种情景,听到这番话和歌声,断定孔子不是阳虎,他们师徒都不是坏人,到第五天宁武子也派人来了,才把他们解围放走。
当时子路看到老师在大难当头时依然稳如泰山,于是就问老师:同学们都愁眉不展,您为什么这样快乐呢?
孔子答道:“我痛恨道行不能通达,正义不能申张已经很久了,现在仍然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多年来我致力于演制章法导倡导礼仪,然而到现在还是达不到目的,这是时运不兴!在尧舜的时候,天下没有不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智慧都高超,是因为遇到了圣明的贤王;在桀纣的时候,天下没有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才能都低劣,是因为他们碰到了荒淫的昏君,这是时势所造成的啊!在水里行游不避狂蛟苍龙,这足渔夫的勇敢;在陆上行走不避野牛猛虎,这是猎人的勇敢;在刀枪剑戟面前视死如归,这是烈士的勇敢;知道穷困是由于天命,了解通达是由于时机,遇到大难而不畏惧,这是圣人之勇啊!
 
点评
看来做圣人,不但要有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胆量。所谓“有胆有识”,由此可见一斑。孔圣人虽然很自卑,有心理障碍,说“吾少而贱。”这次表现,也确实是体现了男子汉大丈夫的风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危险境地,与其慌里慌张,真的不如镇定自若。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甚至有人会想不开,其实,无论多大的困难都不会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冷静一点,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
凡是成功的人,都是能正确面对任何困难的人。越是伟大的人物,遇到的困难越大。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就是要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人生的价值往往就在此刻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任何困难吧,困难向我们招手的同时,胜利也在向我们招手!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