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发布时间:2011-1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晓春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中的励志篇,又让我了解到了另一位伟人毛泽东的励志故事。
     1910年初秋,16岁的毛泽东孤身一人外出求学。临行前,给父亲留了诗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求学期间,他不仅孜孜不倦地学习课本知识,而且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事事关心使毛泽东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立下了救国救民之志。正是在少年时立下志向的激励下,毛泽东一步步踏上了革命之路。古人云:至当存高远,心应容九州远大的志向使人前进的动力,唯有立志,方能立身。在志向这一精神的推动下,人们才能披荆斩棘,自强自立,奋进不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愈挫愈勇达到自己光辉的极点;才能用自己的真与诚,勤与奋,血与汗浇灌出灿烂理想之花。如果一个人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只会追名逐利,为个人蝇头小利而奔忙,那他就难以找到自己的人身坐标,最终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以毛泽东少年立志的事迹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理想。
try{parent.JS.modules[{域名已经过期}].content.setHeight();}catch(e){}  六(2)班沈晗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