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读后感(吴杰)
发布时间:2016-1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杰

 

书名
岁月如歌
作者
于漪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岁月如歌》作者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于漪老师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园地,在语文教育、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和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产生重大影响,《岁月如歌》是她的从教经历、心路历程、经验成就和思想成果。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当我捧起《岁月如歌》一书,仔细阅读,不禁使我心潮澎湃,感动万千。《岁月如歌》写了于老师一生的酸甜苦辣,写了于老师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得失,也教会了我怎么立志立德,教会了我怎样为人师表,教会了我如何敬业爱业。她孜孜以求工作的激情,深深地激励了我。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章,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感受颇多。其中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是我阅读了《岁月如歌》最拨动我心弦的。
一、学风可师
这个字,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的坚韧、不凡。学生时代,无论生活、学习条件多么艰辛,她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在学海中苦中作乐;在工作初期,虽然,她被病痛所折磨,但坚持学习,大量阅读名著,从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从事教学过程中,她从语音、语法入手,扎扎实实打业务底子,潜心钻研教材,一篇文章要用10小时甚至20小时、30小时去探讨,把边边角角的时间都于学习。于老师就是这样,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孜孜以求的境界,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那就是:寓教于情,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没有就此止步,她不懈探索、不断再学习,进一步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实践提升到理论。靠自己不断摸索、反思、实践、从一名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校长、人大代表。于漪老师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从教之路,又提出要做到师风可学还必须学风可师。因此学风可师更加重要。完善人格、提升境界、锤炼感情,教师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
二、目中有人
今天,于老师虽然没有站在讲台前讲课,但她的心始终留在三尺讲台。胸中有书使于老师不管是对小学语文还是中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成竹在胸,她始终在关注着,不断学习研究,所以能一语中的。目中有人使她不断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问题中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能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我也曾不懈追求,期望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展露才能,交流思想,产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而,由于惰性,总是缺少了一份持续的热情,总是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放弃追求,在教学中缺少深刻的反思,缺少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崇高境界。面对压力,于漪老师通过坚持自我教育来支撑,她说: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于漪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大于天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所以教师的追求应该永无止境。于漪老师一切为了民族,为了一切的学生。于漪老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漪老师的敬佩。
三、永不满足
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曾说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情。唯有热情,方可激发您的潜能,驱使你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工作任务。当我们惊叹于漪老师取得了如此成就时,不要忘了她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拼搏和高于常人百倍千倍的辛苦和汗水。从语文教学的外行到内行并无捷径可寻。于漪老师虽非科班出身,但正是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她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每天晚上,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凌晨一两点钟不睡觉。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就这样,她以有限的业余时间,遨游在人类知识长河中。其涉猎面之广,简直是令人吃惊;她像海绵吸水,像磁石吸铁,如饥似渴地探索和开发知识的宝藏,日积月累,终于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今天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她说要善于学习,要学会观察,要努力研究,这是今天如何当好教师的基本素质。于漪老师还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正是她的不满足,她的可以做得更好,她的追求永无止境,才使她的学术生命永葆青春。??
我轻轻合上《岁月如歌》一书,于老师的谆谆教导仿佛还在耳边响起,再次细细体会于老师的心路历程:她在艰苦环境中坚信奋斗才能生存;她为疾病所累,仍执著于身体力行;她视每一个学生为己出,和他们的心弦对准音调;她面对压力时从容不迫,面对荣誉时谦逊平和。点点滴滴、汇聚往事悠悠,交织岁月如歌,扣人心弦。她的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忠于教育事业的理想的力量令人折服,让人不由对她肃然起敬。她那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永葆青春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终身。学做人,学为师,学爱生,这是我用一辈子也未必学得过来的。但我愿意一步一步努力向前。
我想以于漪老师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读者:吴杰                               2016年11月6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