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聊斋志异》——《香玉》有感(陈晨)
发布时间:2016-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晨

 

书 名      

 《聊斋志异》    ——《香玉》

作 者      

蒲松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蒲松龄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鬼狐妖仙,各式形象都十分生动鲜活。在小说众多的人物中有一类形象是不可忽视的,那便是形形色色的女子。在小说中她们不再是依附于男子的附属,笼罩于男性的阴影之下,她们是真正的主角。作者笔下的这些女子敢爱敢恨、凭心而行,她们或鬼或妖却都独具人情,有情有义,散发出各自的魅力,作者以她们的爱恨情仇表现人情,令读者难忘。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香玉》一篇中塑造了两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因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牡丹花仙香玉和“冷美人”耐冬树仙绛雪,她们虽都不是人类却也都有人类的七情六欲。作者有云: “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花鬼香玉用死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她虽为鬼,但却展现了一种人情,这种人性的美丽净化了人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情至性,惊世骇俗。香玉和胶州黄生的爱情保持到生命的尽头,香玉可谓是“至情”的代表。作者显然借香玉的故事歌颂纯真笃厚的爱情,认为它具有超人的力量,只要情真意坚,任什么事情也难以阻挡。

《香玉》篇中还描写了另一位奇女子——绛雪,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对黄生有爱恋对香玉的友情更是割舍不下,在香玉复生之后她便退居朋友的位置。香玉随黄生而去时,绛雪也一同赴死,守护了自己的爱情与友情。绛雪这位至情至性的奇女子,在爱人和友人之间自由转换,在世俗生活中是不可能被人们所接受的,作者塑造了绛雪这样一个有悖封建社会的形象,赋予了爱情新的定义,也突破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路,打造了完美的知己之情。这样的爱情也只有在“聊斋”的世界才会出现。

   读者:陈晨             201610 30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