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旦

书 名
《草房子》
作 者
曹文轩
出版社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6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寒冬来临,在温暖的午后翻开一本好书,细细品味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脱离现实生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这大概就是阅读可以带给我们的乐趣。本周我读了长篇小说《草房子》。本书描写了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通过对秃鹤,纸月,细马和杜小康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之间的友谊,展现了同学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 杜小康虽不是本书的主人公,但他的故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生长在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然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桑桑也寄予了帮助,使他顺利地渡过了难关。看完整本书我不禁感动于孩子的天真纯洁和善良。他们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富有韧性和可塑性。想到班上的那群孩子,他们课上时常不认真听讲,作业也常常不做,原来好些是遭遇了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本该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却不得不承受来自父母家庭的压力,这样的孩子往往十分缺爱,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少之又少,作为老师的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关心他们,多与他们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引领他们,避免走弯路。同时可以发挥同伴的作用,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交往的氛围。让他们像杜小康一样坚毅勇敢充满正能量,渡过难关,健康的成长。
 
读者:谢旦              2015 109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