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错觉》读书笔记一
发布时间:2016-06-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银龙

书 名
《教育的错觉》
作 者
赵宪宇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12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教师应该始终怀着一颗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尤其在做班主任期间,对这点感受颇深。学生出现问题时,最乐于接受的且教育效果最好的便是老师能换角色的从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一些倾听,多让学生说说他的内心想法,再来解决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比一味指责错误,痛骂一番,指出该有的做法来得有意义得多。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读赵老师的书,感觉就像一个小朋友面对着他们的老师一样,亲切,信任、敬畏。《教育的错觉》是赵老师《桃李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为《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赵老师谦虚地把他的这本新著定名为《教育的错觉》,对于一个思考不深入、又言不及义的语文老师来说,我知道,我不大可能读懂书中每一篇教育杂文的深刻含义和独到韵味,只能引发一些“错觉”。
书中提到宇航员的训练,尽管在地球的任何一方也找不到真正失重的培训场所。按道理讲,他们最需要在模拟的太空舱里进行磨练,但宇航员的培养还是要脚踏实地。俄罗斯的宇航员在一年内,要骑自行车1000千米,滑雪3000千米,越野跑步200多千米。美国的宇航员到太空前要穿几十千克重的宇航服,在炎热的沙漠中,每天行走二三十千米。而今我国的宇航员据说训练更加严格,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活生生的现实场地进行的,很少真正在失重的模拟训练室里进行训练。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勤劳的双手,却要到密封舱里去,虽说有的学校也敢于把学生放出去,但也都是些所谓的类似密封舱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节目即使很丰富,但要真的让学生获得锻炼与磨砺,最好还是组织他们到广阔天地里去,到劳动能力相对弱势的家庭去。不要纸上谈兵式的劳动,也不要模拟演习式的实践。现在的学生要么接受社会消极面的实用主义教育太多了,要么距离社会生活太遥远了,永远生活在父母双翼的庇荫之下。以致于很多学生到了高中的年纪,连基本的值日打扫工作都做不好。
读者:      周银龙                    2016 年  3  月   15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