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檀香刑》有感(陈晨)
发布时间:2016-05-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晨

书 名      
  《檀香刑》   
作 者      
莫言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莫言此人原本并不熟悉,就算是看过张艺谋的《红高粱》其实也并不认识原作者是何人。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我才算知道了这么个人,才开始进一步接触了他的一系列作品。
       其实很久没有读到过这么有血性的作品了,回顾之前自己最欣赏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些个人化的写作、心灵上的宣泄,而这部带着血腥气的《檀香刑》却令人酣畅淋漓。《檀香刑》又是一部令人不忍直视的作品。从选材上看,作者用大量笔墨细写了满清几大酷刑,写得过于残忍血腥,这貌似也是莫言小说的一大特点。
      《檀香刑》采用了“凤头”、“猪肚”、“豹尾”古老又有些俗套的结构形式,隆隆战车式的叙述方法,看似粗俗实则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方式,传奇戏剧性故事情节,生龙活虎似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气数将尽的王朝,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发出的最后的苟延残喘的声音,上演的最后一出戏。《檀香刑》将刑罚和杀人放到突出位置并以一种极端欣赏的姿态对惨不忍睹的酷刑过程作了淋漓尽致的精细描写。他对刑罚的诗性描写显示了其思维方式的独特,也是对正统的严肃叙事的反动,豪放的写作风格、粗砺的民间话语同文本的个性化边缘化叙述相得益彰,而莫言这一切的成功恰好迎合了当下时代语境中人们审美趣味,可见《檀香刑》是一曲悲壮的赞歌。
   读者:陈晨             2016530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