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十日谈》
|
作 者
|
乔万尼·薄伽丘
|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4.7
|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书中讲述了
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在书中可以看出薄迦丘对女性的完全尊重,维护女权,提倡男女平等,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在男性作为社会主导的中世纪,薄迦丘的这种女权思想却是很另类。在本书的序中,作者就开门见山地说:“有谁能够否认,把这样一本书献给美丽的女郎们,比先给男人们更合适呢?女人们因为胆怯、害羞,只好把爱情的火焰埋藏在自己柔弱的心房里,这一股力量比公开的爱情还要猛烈的多,凡有切身体验的人,对此都一清二楚。此外,她们又得听从父母、兄长、丈夫的意志,顺他们的心,受他们的管教。他们大部分时间总是带在闺房的小天地里,闲坐着,百无聊赖,情思撩乱,老是怏怏不乐。”又说:“对于像柔弱的女郎那样更加迫切需要安慰的人,命运女神却偏偏显得特别吝啬;为了部分的弥补这一缺陷,我打算写着一部书,给怀着相思的女人们一点儿安慰、帮助和消遣。”由此可见,作者对妇女们的同情,而《十日谈》这部书,主要是为了妇女而写作的。
《十日谈》的行文以朴素的口语为特色,叙述简洁明快、生动紧凑,没有繁文虚饰,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独特形式,对欧洲文艺复兴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日谈》的诞生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纳法尔《七日谈》,贾姆巴蒂斯塔的《五日谈》。莎士比亚的《辛白林》和《善始善终》、莱辛的《指着纳旦》等都受到其写作格局和写作思路的影响。
读了薄伽丘的《十日谈》可谓是受益匪浅,无论是从写作手法还是思想上都有一个大的提升。尽管《十日谈》也有不少它的局限性,有些故事,随着历史的进展,思想光芒已经日趋黯淡了。但是《十日谈》仍然是宝贵的世界文学遗产,其中那些最富于批判精神的故事,今天读来,也一样的警世,醒人。
|
||||
|
读者:陈晨 2016年5月 30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