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教育是慢的艺术》
|
作 者
|
张文质
|
|
|
出版社
|
华东师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8年1月
|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张文质老师在《育是慢的艺术》中写道:父母这个称谓首先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为人父母既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又是一种对象性的角色。因为你只有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才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没孩子,无论你年龄有多大,你都不能算是为人父母。但是一旦成为一个孩子的父母,这个角色终其一生就不可能改变。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一、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大问题要思考,小事情要践行。对于我们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大问题似乎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或者说敢于思考,却不敢表达。然而,教育需要思考大问题,大问题决定了我们整个教育的基调与方向。而对于处于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来说,我们更清楚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做小事情似乎是更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更应该引起重视的事。管好自己的课堂是做小事情;善待第一个学生是做小事情;多看书多学习是做小事情;甚至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更干净一点也是做小事情。张老师认为,小事情是有着巨大能量的,教育或许更需要我们在小事上持续、耐心地努力。
二、对教师最好的描述: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就像是我们的孩子,而我们也应该像父母那样去关心教育他们。教育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当一个学生犯错误时,责骂并不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了解、关心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及时纠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对他们负责,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如果一有孩子犯错,教师就机械似的开始开骂,那么,学生在教师眼中已经不再是鲜活的生命,而是等待被改造统一的机器人!正如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更加耐心地等待孩子们改正错误,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或许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一丝温暖,感受到父母的温度。
|
||||
|
读者:吴盛叶 2016年1月 12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