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读后感(陈晨)
发布时间:2015-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晨

 

书 名      
《我的大学》
作 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12.1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工役,受过欺凌,侮辱,戏弄,甚至还遭受过陷害和毒打,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积极面对,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中,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使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在《我的大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主人公阿廖沙是多么的渴望能够到大学进行高等的教育。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在一开始看到阿廖沙的愿望破灭时,我满以为他会放弃那个在那时看来是多么奢侈而不切实际的愿望,老老实实地做社会的底层,一直碌碌无为。但出乎我的意料,他竟将贫民区和码头作为它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大学生,初中生以及一些革命者,学到了在正规大学里面永远无法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它的见识面的同时,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也许,正是阿廖沙的那种坚强以及不畏艰难,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就了他成就,使他异于其他那些碌碌无为,自暴自弃的人们。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且不说我们有机会就读大学,单是从我们的现在的自由和自由来说,我们就比他幸福很多。因此,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为之努力奋斗。奋斗吧!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奋斗吧!
读者:陈晨             2015年12月10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