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发布时间:2015-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盛叶

 

书 名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 者      
李跃儿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3月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作者是来自宁夏的儿童素质教育专家。她原本在美术教育中心工作,是一位普通的美术教师,用她的严格和肃穆鞠躬尽瘁地培养着整齐划一的美术班学生,更是一名和数百万的中国家长一样,用她的专注和付出为孩子的教育殚精竭虑,烦恼重重的儿子的母亲。然而在面对儿子的教育危机,在面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越来越突出的不良症状,在目睹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犯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她发现多数儿童认为自己不幸福。于是她的心震颤了,她的血沸腾了,她的整个人开始了积极的思索与沉淀。她毅然而决然地开始了致力于儿童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那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自我蜕变,那是一段兴奋而又幸福的革新和实践。作者李跃儿历经二十二载,亲自实践,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积累并创作了这本由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留美博士、画家、哲学家……若干著名学者联合向全国关心下一代的家长和老师郑重推荐的教育专著――《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我由衷地佩服李跃儿的这股子执着与耐力,这份子勇气与斗志,这般的爱心与责任心。如果不是出于她对孩子的爱,她不会在她的免费教学中,不断地和孩子一起努力成长,剖析自己,改造自我;如果不是有那股子的勇气与斗志,她不会面对他人的质疑和传统的教育束缚,依然数十载地致力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不是有那份执着和耐力,她不会在时代的潮流冲击中,依然走着自己的路,在体会自己的幸福的同时,也重拾孩子们的幸福。
那么,我们作为孩子教育者――教师应该如何以一份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一职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应该如何以一股刚正的勇气去体验教师的幸福的同时,而学会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收获孩子和教育者的两重幸福。
我想,首先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幸福,我们要学会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具备的那份沉静与清雅,我们要学会积极而乐观地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滋味,我们自己是幸福的,才能够真正地放下心来去触摸到孩子心灵的深处,去走进孩子心灵的深处。我们才会自然而然地去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承担这份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就会象李跃儿一样,很自然地去发现问题,去探索问题,去获取新的改变。而不是在矛盾和忧郁中继续着已经有所察觉的问题教育教学,而没有任何勇气和动力去做任何努力;而不是在原地踏步中寂静而似乎无奈地重复着我们的机械性的教学;而更不是在浑浑噩噩中消磨在学校的教学时光,消磨孩子们的幸福。
读者:吴盛叶             2015年12月  7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