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渐》
|
作 者
|
丰子恺
|
|
|
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文章中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丰老先生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近日读了丰子恺的《渐》,我深有感触,似乎明白了很多,又似乎更迷茫了。
丰子恺先生用种种例证来物化“渐”,孩子变老头老婆子,纨袴子弟变偷儿,季节轮换,昼夜推移......所以说此时“渐”的本质是时间。读罢文章细细思来,时间这东西的确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量的,看不到头又望不着尾,没有一个明晰让人信服的标准参考点,于是一个人便恍如处于一真空状态,脚底轻浮,虽全力动弹,竟移动不得。有时很容易便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就像我们寒窗苦读,六年的小学日子似乎十分漫长,但三年初中还没来得及回味便已升入高中,三年高中就在高考的压力中也转瞬即逝,四年的大学生活更是白驹过溪般,如今外地工作的我踏出家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惆怅。想来令人不胜唏嘘。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时间。正所谓:引兰入室,久闻而不觉其香,这是人性麻木的始然。因为时间的顺延性与不可逆转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从这一角度讲,人生真不如南山脚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绿,人生枯老无再春。人从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万物更新。万物的存亡都有定数,严格地讲,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质,更难有永恒的精神与信仰。现在想来过往的时光或许有过争执,有过抱怨,但回味之下都不胜欣喜,那是我曾经走过的路。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回首来时路是说明过得不如从前了。我看其实不然,有时候看看来时路也不失为一种总结,过去既然无法弥补就从过去的挫折了解一些道理,总结些经验,让未来走的更好。
|
||||
|
读者:陈晨 2015年12 月 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