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感(顾静飞)
发布时间:2015-11-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静飞

 

读书 笔 记

书 名
《做不抱怨的教师》
作 者
张仁贤
出版社
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3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张仁贤等编委编写一套《做不抱怨的教师》丛书,共5套。每套共分为12册。卷一:《做不抱怨的教师》;卷二:《教育也可以很美》;卷三:《给教师的心灵鸡汤》;卷四:《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卷五:《攻心教育24计》;卷六:《做有情趣的教师》;卷七:《优秀教师的10项修炼》;卷八:《高效教师的7个好习惯》;卷九:《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卷十:《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卷十一:《教师锦囊:生活小故事,教育大智慧》;卷十二:《教师宝典:教育心理学小故事》。从12个不同的视角帮助教师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一个优秀高效的教师。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暑假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 》,深有感触。正所谓做一行,怨一行。 所以时常抱怨我们有负担加重的烦恼,有力不从心的惆怅,有对事业竞争的压力,有对青春易逝的失落,有对日常琐屑的牢骚,有对未来衰老的悲惧······
作为教师,曾被繁琐细致的工作而忙到焦头烂额,曾被学生闯祸气到怒火冲天,曾被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承受着重重的压力,慢慢地,我们就开始抱怨生活,埋怨工作。我有时抱怨学生:早自习不开口读书;简单的作业题做不会; 测验的卷子也不交;一个简单的知识讲了好多遍还是做不出,真是急死了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人总有一块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那里就是这个人的盲点,那里就是自己所站的位置,人的盲目性让我们毫无意义的抱怨自己,却不会主动反思,改正自己的行为。正所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家里的事,学校里的事,自己的事,不定期的像晴雨表一样,阴、多云、晴、雷雨、乌云。心情受到琐事的影响,经常的发个小脾气,时常抱怨。有时想人就应学会去承受、去分担,承受生命里的苦难,就应学会去珍惜拥有的,用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
而作为老师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日常生活工作中,教师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阳光,时刻用母亲般的胸怀对待学生和教育事业,塑造好老师的阳光心态,做一个阳光教师。
 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观察细致入微并善于模仿的孩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除了自爱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之外,教师还必须爱人。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所产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因为没有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的责任概括而言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经常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而教师就是辛勤耕耘的园丁,用知识的雨露、用道德的阳光培育出鲜艳的花朵就是教师这类园丁所肩负的重任。教师明确自己的使命,化使命为动力,才能不断地消除奋斗道路上的苦与累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调整心态,不断进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责任心、细心,还是宽容心,只要我们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从今后,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在温暖和谐的办公大家庭中,怀着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
读者:顾静飞                             2015年11月27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