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发布时间:2015-08-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莉莎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5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一个阿富汗作家的处女作,一部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深深地打动全世界各地亿万读者心的文学经典。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的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我们少年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三五结伴,促膝长谈。那是在我们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构建的虚拟场景,属于物理学讲究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微弱的友谊遇到挑战的时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友谊的桥梁必然坍塌。   

于是当阿米尔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甚至猥亵的时候,他选择沉默和逃避;与此同时,哈桑却为了阿米尔的风筝坚定不动摇的和对手较量,对手残忍的揭示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主仆关系,哈桑大声反驳说两个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听到这句话不但没有一点激励也没有丝毫感动,他心底里的怯懦终于将他的灵魂吞噬,于是悲剧发生。
  这就是我们对友谊最大的误解,认为它是万能的。 
  即使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追风筝的人》也还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 
  友谊和爱。 
  是在困难之中由弱变强的柔韧派还是在权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的懦弱派。 
  谁敢真的站出来举起右手发誓,我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一段纯粹的友谊,谁敢真的抬头挺胸说自己对朋友忠心不二。 
  我们总是太自信,对友谊误解,对自己的爱误解,对不可能的事信以为真。   

读者: 徐莉莎            2015 08 30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