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
作 者
|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3年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讲述了: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因倾慕自己创作的美女雕像,感动了爱神,结果美女复活,二人结为夫妻。这段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皮格马利翁效应则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的科学术语。《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作者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将教师比喻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这本书的作者,经过大量的对比实验和研究,发现教师的期望、信任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以深切的期望和充分的信任,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里,教师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充分信任收到了戏剧性的效果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从心理上让学生感到老师把我放在了主人的位置上。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放手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活动的自由和时间。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期望效应可使教学受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
|||
|
读者: 吴彩萍 2014 年12 月1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