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中小学外语教学》
|
作 者
|
张伊娜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
|
2014.7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忧与思》这一文中,张教授根据对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观摩研讨会现场授课的观摩,首先肯定了小学英语教学取得的一些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这对于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很有知道性。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张教授指出,在课改过程中,取得以下成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日趋先进;英语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组织能力出色,驾驭课堂能力娴熟,应变能力强;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同时,张教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会犯的,比如说过度使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不得不说,英语课确实是需要课件,但课件是有要求的,个人觉得课件应简洁,突出重点,而不应太泛太烂;在教具方面,张教授提到说教师会以课前准备好的字条、字块来代替板书,在听一些好的课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很多老师这样做,其实本人也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平时上课,如果准备字条、字块实在是浪费时间,而且对学生来说,也没什么大的效果,同时张教授也提出,教师即兴而灵动的板书远比毫无生气的字条、字块更具有感染力。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练好粉笔字还是至关重要。
张教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活动有低幼化倾向。其中提出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应强调培养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而现在的一些教学设计并不利于学生感知真实的语言使用,不利于聚焦语言本身……张教授指出的这一问题,也是我上课中经常会犯的错,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过多的说唱,游戏等只是机械地训练了语言和单词,但是对于学生的灵活运用语言这一层次,似乎确实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根据课程标准,继续探索英语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张教授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教学模式的僵化,其实,我觉得对于不同的课型固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是一种好方法,只有在此基础上,再慢慢探索,寻求不同的变化,深入探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尝试,俗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够达到最初的目标,任何模式应该拿来尝试。
|
|||
|
读者: 钱 红 2014 年 11 月 30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