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发布时间:2014-06-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盛叶

书 名      

静 悄 悄 的 革 命 》      

作 者      

佐藤学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佐滕学先生对“学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并且认为学习是人与人的交往。我们现在讲的“自主性学习”绝不等于让学生“自学自习”,是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之间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的对话,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自身与自我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在这种教学中,他把教师的活动形象地比喻为“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两类。所以,佐藤学先生谈及的“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其实就是两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活动:“服装裁剪”就是我们古语中的因材施教;“交响乐团”则是主张重视学生的各种看法与交流。  

他说: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体出发,又回归到个体的,因此,教师的活动也应当从对应学生个体出发,又回归到学生个体上去。即使在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交响乐团”式的活动中,“量体裁衣”的意识也是教师必须一直保持的。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是课堂上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相互学习能否开展起来的重要因素。  

对照我的体育课堂,有时也安排所谓的自主及探究学习,给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但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运动能力,遗传的原因,存在每个个体的差异,同一教材的实施与练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各不相同。读看此书,与此对照,我所缺少的恰恰是“量体裁衣”式的教学,只能与学生群体相呼应,而不能与每一个个体对话,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还没有开展起来,或许还没有开展好。以后的教学中,怎样做一个“服装裁剪师”式的教师是我应该努力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读者:吴盛叶             20146月  30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