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二)
发布时间:2014-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静飞

 

读书 笔 记

书 名
红与黑
作 者
司汤达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2.4.1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本书是法国小说家弗雷德里克司汤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小说原名《于连》,后改为《红与黑》。“红”代表军装,红色的军装,红色的英雄时代,光明的拿破仑时代;“黑”象征教士的黑袍,黑色的复辟时代,黑暗的贵族势力。作品对法国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有人认为于连是应该受到批评的,他的悲剧是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这也是我初次阅读是对于连的评价,觉得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于连是值得同情的,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心灵的诗意和社会的平庸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社会对个人的戕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反抗,于连是一个反抗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英雄。但是否真的如此呢?《红与黑》是否就是通过于连的悲剧来体现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呢?我想任何人都能读出书中的这一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那个时代的人也能读出这一点。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声明:他五十年后才能得到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红与黑》必然有一个超越上述一切的东西存在,它超越了复辟贵族的倒行逆施,超越了于连的爱情,超越了于连的死……
首先,我们从书名的象征意义上入手。直到今天,这个书名究竟象征什么,研究者一直都没有一致的看法,聚众纷纭,莫衷一是。目前为止,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代表军队;“黑”指教士的黑袍,代表教会。二是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三是认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指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其中,第一种符合斯丹达尔本人的意见。有朋友问他,小说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他解释说:“红”意味着,于连若出生得早,他会是个士兵;然后他生不逢时,只好披上道袍,这就是“黑”。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看法无论有多大的分歧,它们总有一个共同的基点,即把“红”和“黑”看作是对立的,矛盾的,水火不容的,尤其是后两种看法。而在斯丹达尔的解释中,“红”(士兵)和“黑”(道袍)不是对立的,而是平行的。对于于连来说,唯一的念头就是“发迹”,是“飞黄腾达”,进军队还是教会,只是机缘问题。用他的话说。就是:“在拿破仑统治下,我可能当个副官;而在这些未来的的本堂神甫中,我则要当代理主教。”总之,于连是要“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部书的主题并不是阶级斗争。
读者:顾静飞                        2014年6月26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