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4-06-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银龙

 

书 名
《守望教育》
作 者
刘铁芳
出版社
华东师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10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我所梦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书橱之中做一个纯粹一些的学问人,与此同时,又能时刻把心灵的触角伸向人间社会的冷暖,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对社会应有的一份责任。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学问之人”,依我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现有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思考、工作。
 有人说,教育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系统,绝大部分人都处在迷惑的境地,我们所应做的就是“保持我们自身理智的清醒,对我们的已知保持一份谦逊,对我们的未知抱有一种敬畏,对我们探索未知的意愿,拥有一份理性的克制,不至于出现一种理性的自负”。
我们的理性不是万能的,世界也好,教育也好,远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然而,现实中总有“教育真理的代言人”出现,甚至在教育领域之外的人,只要自己上过学,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对教育问题指手画脚。刘教授在书中指出了这种“理性的自负”的根源:“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宣称能说清楚,把教育的世界变成一个毫无迷惑的世界,对于教育生活缺少一份必要的敬畏之心,这其中隐含的乃是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
教育是富有诗意和理想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教育情怀,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在自己头脑中勾勒出一种绝对的好教育。也许,这种“好教育”永远不可能实现,但如果连理想都没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复一日地耗费生命。
读者:   周银龙                          2014 年 6月24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