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读后有感
发布时间:2014-04-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莉莎

 

读书笔记

书 名  
《班主任兵法》  
作 者  
万玮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10-1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班主任兵法/大夏书系教育反思》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原本在一个疲累的夜晚,放下笔记本,打算按照以往一般睡前阅读,随手拿起新买的《班主任兵法》。本以为跟其他的教育系列书籍一般,泛陈而谈,没两三分钟就能让我入睡。哪知道一直磨了一两小时,到现在还不能入睡。
教师这个行业注定要跟‘人’字打交道,最简单的笔划却有着最复杂的变化。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耐不犯错误就能学到如何跟人相处,甚至引导他人走向自己认定的方向。这个就有点像锻炼驾驭力的一种游戏,其难度之大,不是随便可以想像的。
在这方面,我认为自信是首要的。这本书不仅给了老师们不同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给了大家自信,一种放手去尝试除了‘说教’之外的教育方式的自信,一种可以无限灵活的手腕的自信。这点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宽容。对学生抱着宽容心,因为无论是怎样的问题学生,无论是多大问题的学生,他也是有着改变的可能性的;而且这种可能性一般出现在他们依然在校的阶段。出了社会,就要接受无情的考验与淘汰了,那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人会,或者有机会去替这些新鲜出炉的羔羊们改造,也不会再给他们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的机会。所以,当老师的人应当想一想,无论他们再如何调皮,再如何制造让人头痛的麻烦,也只能在尊座下撒一撒野或者娇了;而且既然他都已经是“问题学生”了,自然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跟家庭与以前就读的学校氛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改变他们是越早越好,而且也只有尊驾可以改变他们,改变他们的人生与未来,也成为了他们的希望的唯一依靠。想到这点,老师们不容易啊。除了对学生抱宽容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抱宽容心。不要怕犯错误,也不要因为犯了一两次错误就耿耿于怀。像学生是可以改变的一样,老师也是可以改变的,因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人”,是人就有无数的可能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爱心是要有的,但方法是需要而却无法统一靠学习得来,却又是最需要的。学生是人,老师也是人呢。我们必须看到无限的可能性,抱着相当的热情不断地摸索前进。就算今天的例子已经够多,招数够多,我们还是不能生搬硬套的。“人”字毕竟最易写最难做,尤其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思想工作。
最后,想谢谢万玮老师,虽然很可能他不会发现我的感谢。但无论如何,这本书帮助和启发了我不少,也令我多拾了一些干劲。愿天下老师们都赶快读到这本书吧,一定能帮忙打通很多思路,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
读者:徐莉莎                      2014 年 4 月1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