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4-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丽娟
读书 笔 记

书 名
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
作 者
张丽珊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1日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厌学扰因复杂而多样,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着孩子们各自成长过程中的因素。作者以咨询手记的方式行文谋篇,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记录自己陪伴17位学生走出厌学状态的经历,力争基本涵盖形成厌学的各个维度的成因,并以现性的分析,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探究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科学引导求学生涯。如果您的家中、您的班上,有厌学的孩子,那么,翻翻这本书吧,与他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近两周拜读了丽珊老师的《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每天享受着、感动着、幸福着、反思着、改善着......我感受着丽珊老师内心的从容和在学识上“信手拈来”背后的教育家风范。
丽珊老师以17个真实案例、全局的角度、温馨的文笔,为我们生动再现了事件的全貌。每个案例都有不同特点,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孩子们各自成长过程中的因素。丽珊老师陪伴17位学生走出厌学的经历,并以理性的分析,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待探究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科学引导求学生涯。对于天天和学生面对的一线教师,能从相似问题的案例中,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这类问题的规律,通过阅读和学习,对于提高和增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17个真实案例中最吸引我的是《没有朋友的日子,我找不到上学的理由》,故事讲的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刘岷在原来的学校非常幸运地遇上了三位朋友,她们为她遮风避雨,刘岷享受着友情的温暖。可是后来因为考试失利,她没能继续与这三位好友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离开了朋友的刘岷,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幻想着如果出车祸就可以不用上学了……其实,我们身边的孩子不缺这样的例子,作为老师的我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为什么她的心灵是如此的脆弱,为什么会有放弃生命的想法?张老师指出,学生时代是一个人广泛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但要学习课堂上的各种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如何与同龄人交往,如何与老师交流,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其实成长本身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纠正错误——积累经验的过程。表面上看,一个内向的女孩遇到可以帮助自己摆平各种事的朋友是幸运的,其实,她失去了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这对她的未来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损失。讲得很有道理,我们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她们生活在群体之中,要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我们有责任引领他们做一个主动的人,到底是去主动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完成,还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或依附在别人的身旁等待“友情”的眷顾和“命运”的恩惠呢?这是我们得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是导航者!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故事,如:“与时间赛跑的女孩选择休学”、“挚爱学习的男孩黯然辍学”、“缺乏老师关注,女孩失去求学动能”、“不听话的孩子就有精神疾患吗?”等的16个故事,翻看这些故事,你会感到厌学的成因多样而复杂,每个个案都展示了迥然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复杂的成长过程中的因素,而孩子的改变,则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努力。一本书可能无法穷尽所有的原因,但它能够给人以启发——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做些什么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悲剧?怎样来陪伴孩子成长?
在读《与厌学孩子的心灵对话》中,有感叹、有惊讶、有微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思考......感觉走进丽珊老师的心灵,与丽珊老师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分享她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历练、高超的咨询技巧非凡的人格魅力,品味她那“上善若水,安然自在”所蕴藏的人生智慧。
读者:马丽娟                           2014年 3月27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