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笔 记
|
书 名 |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
作 者 |
郭初阳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4-2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以“母亲”为题的语文教材批判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心爱的孩子,我们总是选择最好的奶粉,然而我们在选择更为重要的精神养料时,却常常掉以轻心。”从《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园》,王尔德的名篇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孔子拜师》,一个劣质的经不起丝毫推敲的“童话”故事;《走,我们去植树》,一篇充满意图而无法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拙劣习作……这些不恰当文本数十年来存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只要稍加审视便无所遁形。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读了郭老师的著作,文中旁征博引,涉猎颇广,见解独到,令人佩服。而对教材的解剖,让人看到那无法言说的束缚。 昨天看到某书提到:“我们教育失败的根源,根据党史学家高华的考证,可追溯到革命年代我们党‘急功近利’的教育方针”。也许钱学森之问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答案的。每一个话题,都不仅仅是每位老师,更是更一个身为父母的人,所应当细思审思的。他给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起了很诗意的名字:“爱杀柴桑隐,名溪近讼庭。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宿简邀诗伴,馀花在酒瓶。” 据我想,最后两句诗,“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是留给读者诸君的,祈盼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回到——或者不如说,创造出美好的年代。 |
|||
|
读者:徐莉莎 2014 年2 月 14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