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4-0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丽娟
读书 笔 记

书 名
窗边的小豆豆
作 者
黑柳彻子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1-01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呵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捧读《窗边的小豆豆》其中那句“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的话,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扑面而来。   
读完这本书让人想到的第一个词语是接纳。   
一、接纳:  
文中介绍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老师。小林宗作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的学校只有50名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非常独特,文中主角是一个曾被退学的学生,相当的调皮;还有患有小儿麻痹症,身体残疾的孩子;有永远也不能长高的孩子……这些孩子都被接纳了,老师能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另外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学校与妈妈接纳了小豆豆非主流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小豆豆的妈妈,是那么有智慧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  
二、理解。  
当小豆豆第一次和校长见面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校长把椅子拖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说:
“好,随便给老师说点什么吧!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全都讲出来。”
“心里想说的话?”
小豆豆本来想,大概是问到啥就回答啥吧?可听到校长说“讲什么都可以”,便立刻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虽然讲得有点颠三倒四,但小豆豆还是一个劲地讲着,这一讲就是4个小时。无限的感慨呀,有许多的时候,由于我们太忙,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耐心听小孩讲话,或许他们的小心眼里装满了许多他们认为有趣的、重要的、伤心的、烦恼的事情。记得上期我的小孩曾在无意中说起:他很烦恼,因为他的座位的原因,自己的桌布老是被同学弄下来。这是我们大人看来是芝麻绿豆大点的事情,可是在他们那儿却是一件烦心的事。我们不可能像文中的校长那样,因为巴学园只有50个学生,能有那惊人的耐心,听一个小孩乱七八糟地讲4个小时,因为我们还有课要上,作业要改,班上的突发事件要处理,但是这些文字里透露出了一种心态与观念。  
静静地读读这本书,探索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三、鼓励  
书中有一段对小豆豆的一个叫高桥的同学的描写,这是一个不能再长高的男孩,为了让高桥同学不产生自卑心理,学校特别为他设计了一个比赛项目非常特别的运动会,运动会上,高桥在每个项目上都是冠军,而且获得了许多作为奖品的蔬菜,晚上,高桥的妈妈用儿子得来的各种蔬菜奖品,烹调出了一顿香喷喷的晚餐,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分享着高桥同学的喜悦。在无声的鼓励中,高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而自卑,相反的是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一抹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也许能拨动一根根美妙的心弦。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眼里所展现的童真世界是我们曾经忽略和淡忘的美好事物,这种忽略通常都是一生的,那些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居然整整一生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校名叫“巴学园”,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
 
读者:马丽娟                           2014年 2月13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