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发布时间:2014-02-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晔

 

读书笔记

书名
做最好的老师
作者
李镇西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2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
我们要有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爱心,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在这个商业化的大潮下,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力使很多教育变了质,因此,我们要时刻践行作为老师的高尚使命,教会孩子“给予”,以自己的伟大爱心滋润无数颗童心。
我们要有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我们要懂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保持一颗童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们要有一颗平等之心:“拜小孩为师。”我们要跨越过去那种为师是从的专制色彩,给予学生更多的平等和理解,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的倾听每一种声音。
我们要有一颗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基本的责任感,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们有改造祖国的抱负,争做“人中人”,培养他们科学的精神和创造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从小学阶段就抓起的。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这些非智力因素也同等重要,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也就缺乏温情了。
读者:杨晔                                 2014-2-12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