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笔 记
|
书 名
|
爱弥儿
|
作 者
|
卢梭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7.01.01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首先他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其次,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再者,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最后,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全书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认为人秉有天赋的自由、理性的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因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卢梭也提到:“谨慎的人啊,对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所以,不论老师还是家长,再教育孩子之前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都附加的孩子的肩膀上,让孩子成为一个没有思想和个性的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老师,要走近他们的身边去理解学生。
|
|||
|
读者:邹孝莉 2014 年 01 月 19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