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笔 记
|
书 名
|
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
作 者
|
吉诺特
|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5-4-1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老师和父母一样,都需要高水准的交流能力。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敏感。他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教学的风格。因此,他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出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他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年轻时做过教师,在美国有大量崇拜者和追随者。该书在美国出版后,曾被全美教师协会推荐为教师必读书;在我国台湾出版后,曾被许多学校当课本教材使用。他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变成了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为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主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让我感触颇深。本书十二章内容主要以话题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书中生动幽默的对话和各种例子,让我明白了教师言行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小学生习惯地把老师作为榜样,因此,老师在孩子面前应起到榜样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响学生。
“真正的老师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 从这里可以看出,训话不是一个必要的手段,而且这种惩戒性的手段已经证明不是最好的方法。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够主动地了解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正如书中所说那样,“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喜欢和信任,他人的鼓励,支持,加油和风趣,还需要自己去开拓,实验才能取得成就。”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教施材”有点类似。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察觉以往教学过程中许多的不足,使我清晰地认识到,改善教学有很多有用又有效的方法,只是看你有没有耐心,或者责任心而已。
|
|||
|
读者:陆英 2014 年 1 月 17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