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有感
发布时间:2014-0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小桔

 

读 书 笔 记

书 名
读《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有感
作 者
(美)法伯 等著,霍雨佳 译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5-1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在书上它告诉我们“合作是朝着同一终点或目标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就是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呀,在教学的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相互依托相互依存的,少了任何一方教学将不存在。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能把下面的学生作为合作伙伴,很多时候看完课后我们评课时都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就是合作的一种形式。合作的好是优等活动,合作的不好那当然就是一次惨痛的失败。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立场为他着想实现平等。我最有感受的语言,说话时除了要有尊重的语言外,还要有尊重的态度。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刚读了几段,觉得书中描写正是我所面临的困境,忽然觉得找到了一个“知心人”,能一解心中的苦闷。  
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要用言行来启发学生,教育学生,在整个教师的综合素质中语言的艺术是前辈们多年来都在讲,都在说,都在练的。过去的教师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今天却是孩子成长的启迪者,引导者。  
我总是在想我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源自哪里,大概是我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与学生的“距离”太远,或是没有表现出想要了解他们的意愿,太以我的主观想法来判断事物,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老师的日常行为和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都给了对方“印象”,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经常因为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迁怒全班,或是因为课上有吵闹声而情绪失控,正如书中讲到的“我正在变成我永远不想做的那种老师,易怒、专横、看不起人”,我有那种恐惧、那种担忧,我想要找回原先自信的我,也要走近学生,我在书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说出学生的感受,不要忽略学生的情绪”。在这第一章里我最喜欢的语言是——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把事实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如果我们希望成为关心他人的人,那么我们就要关心他们;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么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  
在书上它告诉我们“合作是朝着同一终点或目标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就是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呀,在教学的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相互依托相互依存的,少了任何一方教学将不存在。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能把下面的学生作为合作伙伴,很多时候看完课后我们评课时都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就是合作的一种形式。合作的好是优等活动,合作的不好那当然就是一次惨痛的失败。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立场为他着想实现平等。我最有感受的语言,说话时除了要有尊重的语言外,还要有尊重的态度。  
孩子犯了错该不该惩罚?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惩罚是为什么?是为了让犯错的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是让犯错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若干问题中我们试想一下惩罚后的改正率会是多少呢?书中的话让我产生恐惧: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他只能是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我们是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转变我们的教育行为,用语言的艺术,教育的技巧代替惩罚是当务之急,这也给我们现在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孩子一样不学习将被淘汰。  
问题学生的出现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更可怕的是我们还有可能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方向。  
全书的阅读好似给我洗了一次脑,给我亮起了警示灯,时刻提醒我要把“麻烦”两个字洗刷干净,为“责任”两个字添上颜色。  
 
    读者:周小桔              2014年 1 月 13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