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左,老师在右——读《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发布时间:2013-12-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莉莎

 

读 书 笔 记

书 名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作 者
饶雪莉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4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这是国内第一本小学老师写给家长、如何与老师打好交道的沟通秘笈。小学是个小社会,家长能不能和老师友好相处,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是否健康快乐。书中包括28个最让大人们困惑的问题,也是各种学校论坛、家长论坛中家长们热议度最高的话题。作者用自己15年小学一线老师的亲身经历,敞开心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给大人最实用、最宝贵的方法。涉及到敏感问题时能够直言不讳,为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地在小学时代健康成长。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曾经,觉得读小学是一件很轻松容易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我爸妈对我的学习从未操过心,也没有这么多“坏人”, 但当我长大后,很多事情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小学的老师看起来作用微小,但在孩子们心中是神圣的,到了小学,孩子们都不再“我妈妈说”了,而是回到家会跟妈妈讲“我们老师说”,而老师对待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悄悄收藏起来,自信、礼貌、勇敢、美德……这些都是在小学时期就能直接授予孩子的,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国情、历史等种种原因,统一化、标准化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有时也容易忽略孩子的个性,难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身为老师,并不是去批判这种教育体制,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思考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如何发挥老师作用,书中提到的“三心”(爱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时时刻刻谨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代孩子的需求制定对应的教育方案。如何激励老师的三心和工作积极性,家长们大有可为。经常和老师们沟通孩子的成长,从家长的角度补充完善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与老师配合好为孩子营造一个承接顺畅的成长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孩子成才,家长在左,老师在右,共同努力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读者:   徐莉莎                         2013年12 月29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