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教育风暴》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3-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雪莲

 

读 书 笔 记

书 名
中国新教育风暴
作 者
王宏甲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1日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1995年始,王宏甲便对中国教育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深度恩考,且以文学之笔写教育,深入浅出、生动感人。他于《中国新教育风暴》率先提出“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理念,深刻指出当此“计算机取代齿轮”之时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全面讲述了学生、家长、教师应如何适应新变化,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面对新形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中国新世纪的教育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作为一名教师,关于教育问题的书,我也读过一些,且无不为之动容。然而,王宏甲老师的《中国新教育风暴》却在我的思想里掀起了从未有过的风暴。收获如下:
一、探究是学习的一种艺术
    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够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部琢磨出什么,不管多么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是“正螺旋状态”。
      国际2 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学会认知”,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怎样去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才能具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探索、创造的过程,感受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
二、教育要充满信心
“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这是作者对老师和家长提出的希望。那么我想说只要不对孩子失望,我们的教育就大有希望。
    我们经常这样想,是否应该释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玩耍、欢乐,享受成长的快乐?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和八股取士制度在内容和形式虽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本质没有发展,新课改口号喊得地动山摇,但应试教育却稳如泰山,缺乏人性,没有尊重个性。
中国教育界的改革必将经历一场更猛烈的风暴。面对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作为一名教师,我就像那只搏击长空的海燕,高声欢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读者:沈雪莲                      2013 年 12 月 16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