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心理学》有感
发布时间:2013-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邹孝莉

 

读 书 笔 记

书 名
《教育心理学》
作 者
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
出版社
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4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作者积累了有关心理学原理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许多新资料;贯穿在第二版中的“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也有许多新发展。同时,我国正在开展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除了涉及教学内容之外,还涉及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任何教学改革的成功都要有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应从心理科学的层面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和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对本书作再次修订。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我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缘由是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这些规律和特征,选择适当的教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举止言行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的一身,所以教师要更加注重抓住孩子的特点,调整自身,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发挥自己的影响。本书正适合那些为了想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的老师阅读。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这本书中有很多实例,突然觉得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克服小学生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孩子的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虽然对于这些问题我早就有所想法,但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我们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
教育心理学里面的知识很有应用的价值,我们可以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品德。
 
读者: 邹孝莉                       2013年 11 月 20 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