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笔 记
|
书 名
|
陶行知文集
|
作 者
|
陶行知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8-6-1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
陶行知在本书中主要阐述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幼稚教育理论(包括其教师观、儿童观)。在这本书籍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以下几个观点:1、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2、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3、实践创新教育。
|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给我最初的印象很糟糕:作业拖沓,上课不举手,作业本上的字迹潦草。对他屡次进行教育批评也不会改正。但一次小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在一次英语课上,我以为他会向往常一样,坐在那一动不动。但他并未如此。我发现他偶尔也会举起他的手。那天我表扬了他,他很是腼腆地笑了。当我问及他为什么平时作业拖沓时,他小声地回答说不会。我当时还是很高兴他回答的是他不会做,而不是不高兴做。当时我就告诉他有不会的问题可以来请教老师。在课上,当他能举起手来回答时,我也尽量能够叫他回答问题。慢慢地,我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上课情况也在慢慢地向好的一面转变,作业也能够提高质量。
事实证明,对于每一位学生,我们都要付出一颗热诚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学生也就能从中获得力量,重拾对学习的积极性。
|
|||
|
读者: 吴彩萍 2013年 10 月 31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