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忏悔录》之感(二)
发布时间:2013-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邹孝莉

  读《忏悔录》之感(二)

虽然名叫《忏悔录》但是事实上作为一位陈述者卢梭不是在忏悔,而是在挑战,一方面是在揭示社会黑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在揭示人性。说老实话,看他的书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很多内容光看他的这本书是看不懂的。在那个时期又很多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我平时看的书像历史方面稍微有所了解,但是看这本书时发现自己绝对对这个时期的风气习俗不知道,所以看得也比较累。所以借了本有插图稍微对阅读有缩帮助。
卢梭对自己的解剖是对人性的理解,有很多的人会反省自己,可有多少人会坦诚自己。有些事情也许你一辈子都不希望有人提起,因为那是你引以为耻的,可卢梭提出了很多生命中做过的卑鄙可耻的事,比如把自己偷东西的事嫁祸给无辜的女仆,甩掉有生命危险的同伴。可以看到他也有优点,喜欢看书,博学,喜欢音乐,但是他是人,仍然会有缺陷。可以说,光从肉眼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举止言行,看不到他的心灵。人不可能事事做到内外一致。露卢梭告诉我们的是他的一生,我们看到的也就是那么多,归根结底,最后知道卢梭,了解卢梭的还是他自己。我想卢梭的《忏悔录》与自传很相像,但是自传通常不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展示给他人看。如果能把自己的心灵向别人诉说的话,那么,这样人才应该是最有魄力的人。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正如卢梭说自己是矛盾体一样。因为我们是感情丰富的人,同时又是有思想的人,因而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很多时候,我们是凭一时的冲动,而另一些时候在三思之后才做决定。所以人可以是完整的人,但不可能是完善的人,难免会做错事。但是什么时候人是会忏悔,这可能就得决定于这个人的内心是否向善。
前段时间也读了一小段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结合上了大学感受更多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一起学习,也没有时间考虑学习以外的事情。可上了大学发现人的个性就显现出来了,感觉我看到了大家将来的样子。有时候也明白了原来社会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是用一两句话可以总结的。卢梭是极端敏感的人,所以我想他受到心灵上的伤害就更加地剧烈。俗话说:“傻人有傻福”,“聪明”的人想的太多,考虑的太多,那些思虑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负担。说做什么最不容易,我觉得就是人最难做了。你可以是个人,可是人有很多种,有自尊的人,有信念的人,有人格的人……
对于人本质的探讨可能是卢梭这本书最大的特点,看的时候是觉得本书是介绍一个人的命运史,可仔细想想这个人在自己声名遭到诋毁的时候不是在自己脸上抹香 ,你又会怎么看这个人。这个人难道就是个暴露狂,事实上,有谁可以这样坦然向别人袒露自己,而这种内心的隐私比起身体的隐私更加秘密宝贵。
   这是种对抗,是对时代的对抗,是对外在压力提出自己呐喊的一部抗议书,对于黑暗和腐朽的政治迫害,作为平民的他有自己的精神,趋炎附势,俯首称臣不是他的本性,在势力的诱导下,仍然能够坚持这种坦然和自主的气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他的人生中官方的判决和教会的谴责是种种的阻力,而友人的背叛和攻击更是使他痛心不已。他显得离群,不服规矩,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正是因为他有信心,有力量作出辩护。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