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教育观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邹孝莉

                                    卢梭教育观之我见

      18世纪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即主要是自然主义教育,无论是当时的时代还是以后的几世纪卢梭的这一教育观影响都很大。

       卢梭强调一种良好的教育必须三者都圆满配合,以自然的教育为根基,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应当与自然地教育相配合。我认为自然的教育是指人的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人的个性,天性等。所以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事物的教育只在有些方面能够为我们所决定,只有人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但是卢梭究竟和其他的思想家有什么不同,难道就没有过其他的思想家提出过教育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其实卢梭的这一教育观重要的也是突出点就在于首先他提出这一思想时所处的环境,十八世纪的法国及周边国家的教育可以说是封建和教会所控制的,是为封建和教会服务的。人的思想和发展必然会受到蒙蔽和禁锢。资产阶级提出要求自由,平等,人权,提倡以人的“理性”来对抗宗教迷信和盲目信仰。人们要以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思想来重新武装自己。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提出改变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将自然科学放入教育的领域。而卢梭提出的自然科学反对了古典文学残害人性和违背自然的弊病。卢梭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施加教育时必须遵守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的本性。可以从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中看出卢梭这位启蒙主义思想家对于人解放的意义。
其次,卢梭的自然教育是以培养“自然人”为自然教育的目标。他认为,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发展平衡、不受传统束缚、天性自由发展的新人。卢梭坚决反对压制儿童个性,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经院主义性质的封建教育强迫儿童服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士,也不是憎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自然的教育就是要把人教育成为真正的人,要依据儿童的身心自然发展来教育人,来指导儿童怎样做人,而不是旧教育所培养的那种只能固守某种职业的人。
儿童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它必然有其自己的特点。儿童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需要、个人权利的需要,每个儿童都是有天性,有个性的。所以我认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是有学习的意义的。
卢梭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我们看到的儿童是以一个人的形象存在,他有自由和思想。生活中我们如果强制性的将儿童当做一种我们灌输的对象是话,儿童完全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儿童需要探索,而不是顺着父母,老师的意图完成要求。教育应该是让儿童顺着自身的身心成长,教育应该是引导和启发式的。家长和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和发展水平,从儿童的角度来看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将成人的思想强压给儿童。我们不是教给她们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怎么学。正如卢梭听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可以说以儿童为中心这一思想观念给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的发现和学习。这一点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也变得更加的生动和活跃了。
今天还有很多的儿童生活在条条框框中,做着很多违背自己意愿或是与自身的年龄水平不相适宜的事。有些小孩行为举止越来越像大人,但是心里发展水平却还是个孩子,可以说是表里不一。我们有时会不觉的感叹这还是孩子吗,孩子的天真无暇都到哪去了?这又是谁的错,家长?社会?我们会责怪是社会逼得孩子要加紧学习,上补习班没有什么错,家长也会说孩苦,开始还是会让孩子牺牲玩的时间去上补习班。
当然我们还应重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其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大自然给予人类生存的空间、物质和工具,也提供生活的法则、秩序、方法和道路。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和发现,从生活中学习,同时注重动手实践。纯粹的说书式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