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一
发布时间:2013-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柴丽君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一
 
最近,我阅读了当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所以教师读来也觉得很熟悉,容易产生共鸣。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学到了很多也解决了不少实际教学中产生的困惑。
书中的《学会倾听不容易》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倾听的魅力与幸福。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不断的教育学生在学会讲话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既要听父母与老师的话也要学会听同学的话,学会从听中获取知识,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自己却忘却了倾听,父母的关心我们嫌啰嗦,学生的疑问或解释又被我们当做不努力的标志或借口,同事的话语也常常犹如耳边风吹过就算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听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父母对我们爱的体现;我们也不妨认真的听听同事和朋友的喜悦和烦恼,感受一下他们的欢乐与痛苦,真诚地为他们的进步高兴,为他们的成功喝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发言,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如同我们教育孩子的一样,只有真正学会了倾听,我们才能更好的完善自身,不断进步,真正与人交流,共同进步发展。
在书中的第43条,苏霍姆林斯基与我们共同探讨了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今天,我们难免会对那些成绩暂时不好的后进生多加管教,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甚至利用放学以后或者双休日专门为其补课,企盼他们在测验时能考得好一些,但有的学生却始终没有进步。这就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恼怒。苏霍姆林斯基却在这一块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 要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我们要全面的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片面的以成绩判定一个学生,也不能轻易的放弃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学习上我们要以鼓励的方式增加其学习的热情,以多样的方式引起其学习的兴趣。
“要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就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儿童的自信心在他的成功道路上及其的重要,面对部分后进生我们万万不能一味的打击,那样只会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成绩越学越差,所以在如何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方面我们还有不少的问题要解决,有不少的方法需要研究。
在未来的教学中,面对我们班的一些暂时比较落后的学生,我想,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在分析他们现状原因的基础上有效的各个突破,家校共同合作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