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推荐《五天改变孩子的一生》
(转自《凤凰语文博客》)
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美国凯文?莱曼著的《五天改变孩子的一生》。猛一看书名,感觉有些夸张,细细阅读,发现这本书主要是通过改变家长的理念从而促使其改变自身的行为,由此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因为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和有趣的漫画,所以读起来觉得轻松愉快。有几点印象很深刻:
一、 意识:建立规则意识。
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各种让家长抓狂的孩子,比如,害羞的孩子、拖延的孩子、显摆捣乱、挑战父母权威的孩子……作者用了很清晰的步骤告诉家长如何应对:“说一遍——转身——离开”,然后让孩子明白自己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先完成甲再完成乙”。这都是教给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要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才能得到想要的。
为什么很多家长对孩子无能为力?第一种原因是“没有给孩子立规矩”,训练孩子就像是驯兽的过程,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任其发展,那么孩子就会出现严重失控现象,家长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再扭转会非常困难。第二种原因是“虽有规矩,遵守不够”,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你要是……你就别……”,这往往都是无能的家长在吓唬孩子,假如孩子做了不当的事情,家长无可奈何,只好随他去。虽然家里有所谓的规矩,可是执行不够,或者家长态度不一致,自己先违反规则,或者一位家长执行另一位家长在破坏,这都是很让人遗憾的事情,最初孩子无所适从,时间一长,孩子就懂得怎么牵制家长了,最后所谓的规矩形同虚设。
有规矩的家庭往往是风平浪静,因为有规则,大家遵守就可以了,做得不好就按照规矩来处罚,不需要花费太多口舌,父母沉着冷静,孩子也显得通情达理、懂事可爱;而没有规矩的家庭却常常是硝烟四起,因为无规则或空有规则不执行,孩子就显得缺乏教养,行为随意,和别的孩子相处的时候也不容易被接纳。家长呢,总是大呼小叫沉不住气,看似威风其实总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主动权已经转移了。
二、 态度:对孩子要无条件接纳。
乍一看,这里的“无条件接纳“和上面谈到的“树立规矩”是矛盾的,其实,这里讲的“无条件接纳”是家长对孩子无限的爱,而且爱的是孩子本人,孩子可能会犯各种错误,也有特别让家长讨厌的时候,但是家长能够包容他、引导他,对他充满期待和希望,从而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给孩子树立规则然后按照规则来做,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从一个有规则的家庭走出去的孩子一定更能适应学校、社会,更会和别人相处。家长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应该是带着遗憾和希望,让孩子自己知道哪里做得不好从而积极改进,而不是带着惩罚的心情。有的家长发起火来口无遮拦,说话不经大脑思考,要么使孩子感到很伤心,要么让孩子充耳不闻,看惯了家长的表演,孩子对家长的言行不放在心上,这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也预示着家长的教育效果是0。因此,任何时候都要肯定孩子,期待孩子,帮助孩子、支持孩子,接纳孩子的优点同时,更要接纳孩子的错误
三、家长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人。
表扬是个艺术,怎么表扬?《五天改变孩子的一生》中提出“不要称赞,而是鼓励”,我倒觉得文中叙述的所谓“鼓励”和“称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作者更强调称赞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称赞孩子本人。也就是说当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要会表扬,不要这样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是最优秀的孩子。”等等,这样容易让孩子飘飘然,起不到导向作用,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最好要具体到孩子的行为,“你今天做事情很认真,我很欣赏!你真棒!”“这道题你会倒推,思维很灵活!”“你拼图又快又好,真棒!”这样的表扬对于孩子以后的做事做人都有很好的导引作用,值得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