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保护他
陈蓉华
相信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个学期开始,当我们新接一个新的班级,我们的内心读充满了希望。一个新的开始,全新的班级给你带来全新的希望。当你踏进这个新的班级,你满面春分看着每一位孩子,你不认识哪一个孩子,不知道哪个孩子学习优秀,哪个孩子学习落后,每个孩子在你的眼里都是那么的可爱,孩子们也如沐春风,一切和谐自然。
然而,一天一天的过去,渐渐的,你开始发现某个孩子经常无法完成作业,某个孩子成绩一塌糊涂,你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你开始很不耐烦地对待那个孩子,他在你的眼里成为了一个钉子,再也没对他笑过,课堂上也经常是“横眉冷对”,孩子的眼神开始躲闪你,再也不见开学时的活泼,成绩每况愈下……
几次反复,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这些孩子,有时我们老师的心是好的,希望“严师出高徒”,但事实却往往不如所愿,那些孩子在开始学习的初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几年过去了,想要纠正这种坏的学习习惯,几乎不可能。强压带来的只是消极的躲避或反弹,在你的面前,也许他垂眉低首,一副顺从的样子,但离开你的视线呢?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如何对待他们呢?
教育要因材施教,我们经常提出我们的教学要求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好的同学我们要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 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当然要适当地地降低学习要求。让他完成能够完成的任务,掌握能够掌握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在自己永远处在弱势的环境下保持一颗向上的,健康的心。
1、何妨让他也成为主角
英语课上,每次积极举手的往往都是那些英语佼佼者,他们是我们课堂的主角。可是你注意过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吗?在你的课堂上是否有他们的位置。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你也一定忽略了他们吧。学的新知要让他们来完成,难于登山。给他的也许不是机会,而是更深的嘲讽、批评。何妨故意在你的课堂上给他们留一个小“角落”,找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来“考考”他们,让他们也能成为班级、课堂的“主角”,借此就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呢!
记得我们班有个说起来就让人头疼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成绩不仅仅是全班最后一名,而且是无法想象的低分,一张卷子,也许只能考几分。每个老师都对他“恨得牙痒痒的”。上课更是从不举手,因为他根本就不会,久而久之,老师上课也不叫他,上课的时候,他在我们的教室里,好像是空气。三年级开始开设了英语课,英语课上游戏、唱歌……活动特别的丰富。孩子们个个铆足了劲,手一个比一个举的高,我发现其中居然也有他。You, please.我走到他的身边,伸出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他站起来,全班安静下来,等待,好久,他开口回答,结果风马牛不相及,立刻,全班爆发出一阵笑声。那笑声,分明充满了嘲笑……几次下来,我也有些数了,每每这个时候,我刻意越过他跃跃欲试的小手,一次一次……再也没见他的手,课堂好像就是其他人的课堂,慢慢的,他开始神游在我的课堂外。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虽然他的成绩很差,但他仍然想要努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想我应该、也有责任保护他的这种向上心。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上刻意寻找刻意给他表现的机会,把一些最简单的问题都刻意地留给他:What’s this/ that? Is this/ that a…?。再如课堂刚开始时的free talk环节,我会首先跟他做一些最简单的问候: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他也总能高兴地回答我,老师注视他了,和他说话了,我分明看到了他兴奋的眼神,接下来他能比以前认真地听课了,虽然不能坚持整堂课,但进步是明显的。有时我看到他开小差了,也不斥责他,而是看是不经意地经过他的桌子,看是不经意地摸一下他的头。他也立刻会意了。在我的熏陶下,同学们也能和他合作了。以前小组表演的时候,他总是被同学排除在外,现在,同学们也会给他安排一个最简单的角色让他也来参与表演了。讲解英语练习册上的练习时,我也总是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挑选学生来回答。像有些难度的题目,我总是挑选成绩好一点的同学来回答,给于他们一定的挑战。十分简单的题目就留给他。每每这个时候,我也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及时给与表扬,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小的地方。You are clever.(你真聪明),Well done(你真棒),wonderful(精彩),You are cool,或者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对他竖一下大拇指,或者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小的奖品,如小花、星星或小旗等,并对他说一句give you a flower(给你一朵小花),give you a star(给你一颗星星),give you a flag(给你一面小旗),这样他学英语的兴趣浓了,热情也高了。虽然成绩不能跟别人比,但他乐于学习了,这是最大的进步。教师节来了,同学们纷纷送上了礼物,其中,他的礼物很特别: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亲手做了一张他能做到的最精美的卡片,写下了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小小的卡片下面,还有一包润喉糖!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知道,我得到了孩子的心。
孩子需要表扬,落后的学生更需要表扬,老师的一次表扬也许会激励学生一天、一学期甚至一生。我想: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能使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成就感,树立起信心。
2、何妨给他开个“窗子”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的特差生,为什么这样差?当然不能排除他从小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原因,但绝大多数的孩子也许是因为他的智商无法完成我们的教学要求达到的高度。在和别的同学一起学习新知的时候,别人花5分钟就能掌握的知识,在他这也许半个小时还是没法接受。比如英语学习中,单词的拼背是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很多同学光靠课上的时间就能熟练拼读一课8、9个单词,而在他而言难如登天。如果一定要掌握这些单词,他得在课后花时间背诵,也许是半个小时,甚至是1个小时。也许开始的时候他能够坚持,但长而久之,需要掌握的单词越来越多,本身他完成其他作业的时间就要比别人长,还要额外的增加时间来背诵单词,慢慢的,他开始力不从心,单词背诵就成了空谈,他仅能勉强完成作业而已。而从四年级开始,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单词太过于重要了。于是他的成绩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没信心。
每年我们都会接触到这些学生。其中有个孩子情况更为严重。每次默写他都能错得十分离谱,几乎全军覆没。因为默写作业上默写错误的地方总是要每个更正几遍,别的同学顶多错几个,一会就完成了。而他呢?从头错到底,算不清楚得抄多少遍。所以,一般情况下,他的其他作业都是能够完成的。而每次的默写作业,那就是石牛如海——没了影踪。我为此常常上火,批评他明知自己很差,还不完成作业。但每次都没有什么效果。他依然故我,打开他的默写本,除了他不会默写打的圆圈,还有我打的触目的红叉,初次以外,一片空白。甚至我发现,因为完不成默写作业,导致了连锁反应,他开始养成了懒惰的习惯,牵连到他居然连其他的作业也不做了。是啊!反正是完不成作业,反正是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批评一次和批评许多此还有什么差别呢?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吧。
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我想起了特技教师于永正的话:明知孩子完不成的时候,记得不要把孩子逼到死角,推到墙撞到壁,不如给他开个”窗子”.
这里的开“窗子”指的是后退一步,降低对他的学习要求,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完成,进而达到我们的目标。比如今天我们默写20个单词,每个错的要更正5遍.那他得更正100遍,他完不成,所以干脆不做。那么我们就退一步,每个更正2遍。他一听,咦?2遍,不多,可以完成,赶紧写。不一会,就交到了你的手上。有时干脆再换种方式,不用抄写了,5分钟时间速背,啊?还有这等好事?不用抄了?这时你会发现他特感激,背得也特认真,也许在这5分钟内,他只能记住几个,但相比让他抄写,你会发现,成果显著多了。怎样对待这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除了关心他们,别忘了给他们开个“窗子”。与其要求他什么都要掌握,而他却什么掌握不了。不如后退一步,只要求他掌握一些容易的基础部分。像英语单词,别人一单元要背诵所有单词,而他呢?我给他挑选了一些融容易的单词来背,课文呢?其他同学需要熟练背诵,他只需要熟练朗读就可以了!在这样合理的教学要求下,他拖拉作业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相信他的成绩会比以前好得多吧!
人有十个手指头,有长也有短。我们的学生也一样。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把孩子切得齐刷刷,而是在他们各自的基础上,各自取得发展。我们不能把每个孩子都教成名牌大学生,但保护孩子的健康的心,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能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