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诚信伴着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10-1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金兰娟

 

让诚信伴着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事件
记得前一段时间,学校安排我到xx小学培训,连着六个星期中要有一天不在学校。按照惯例,我前一天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以此来考验大家的自觉性,并对班干部进行了交代,进行监督。
第一次去培训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小干部们就来到我的办公室进行汇报,意料中还是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没有管理好自己,违反了纪律。想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就此类事情也处理过几次,每次也大都能虚心接受批评教育。又想到怎样才能让他们自己主动地认识到错误,而不是每次被别人指出错误。于是,晨会时间,我并没有直接让有错误的同学站起来,而是自然地总结了几天来的整体表现,指出个别不足之处,并有意强调了个别同学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同时提出如果能在第一节课后马上主动地到我这里承认错误,那么老师和同学们还会相信这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是有勇气改正错误的。我想,犯错误的同学一定在我说完话后进行了强烈的思想斗争的。因为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老师是不是知道我犯了错误?班干部有没有对老师汇报我?如果老师不知道,那我岂不是自投罗网?哪怕是我主动交代了,老师会怎样处置我呢?
孩子终归是孩子。第一节课刚下,我班的小王(化名)同学第一个就走到我跟前小声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紧接着小李(化名),小张(化名),小高(化名)等几个同学陆续过来了。我对他们说:“老师很高兴,你们能够自觉地承认各自的错误,你们首先是做了一个诚实的人。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给老师看,你们也是能自觉地改正自身的错误的。”就这样,我不仅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们,表扬他们的诚实。还让全班同学也相信他们,请全班同学做监督员,看他们如何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分析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我的感触也很深。如果当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只是一味地批评他们的话,那他们一定抬不起头来,会觉得老师有伤他们的自尊,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可能只会是表面的认错,口服心不服的,且不一定会改错。那么,这样的教育一点都不会起到好的效果。而我在维护了他们的自尊的同时,还表扬了他们的诚实,那他们势必会带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复杂的思想斗争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不足。既不伤师生间的和谐,有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校进行常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大思想家孔子更是将“信”看作“仁”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经常反省自身的主要内容之一。“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是人的内在品质和要求。
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诚信需要一种自觉。一直以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都是把诚信教育放在第一位的。无论是接哪一个班,我首先强调的就是诚实,讲真话、表里一致、真诚不虚假。守信,遵守诺言、重信誉。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如一,当着人和背着人一样。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承诺要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要努力兑现。其实,班里每天关于诚实守信的事情时有发生。如: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时,没有做好课前准备时,不自觉中做了错事时……这些都无时不在考验学生的诚信品质。而恰恰就是这些小事,让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别人对他(她)的信任。虽然老师天天,时时地在教育说明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有的学生还是为了不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丢人,一时说了谎话,他(她)们的谎话又是那么幼稚,有的同学甚至没有觉察出自己的拙举,一错再错。 
     作为班主任既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功能,又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身边的突发事情,用心灵呼唤诚信,让诚信伴着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让诚信常驻校园、常驻社会、常驻世界每个角落。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