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一眼,多一份欣喜
发布时间:2010-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丽萍

 

多看一眼,多一份欣喜
 
校庆完后,学校组织师生观看校庆文艺演出,我正指挥着学生下楼。这时,同办公室的老师喊我到办公室接电话,我便把手中的椅子随手一放,吩咐班长带领学生去操场,自己则去办公室接电话。
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用眼睛的余光去注视走廊内学生的举动。但,只看一眼,我的心便顿然一颤:长长的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端着自己的椅子向前前进。一个、二个、三个……一个个目不斜视,毫无表情地从我椅子旁边轻轻地走过了。那把孤零零的椅子被冷落在了一旁!正在黯然间,一个瘦小的身影从队伍中闪了出来,只见他默默地弯下腰,一手挎着自己的椅子,另一手吃力的端起了我的椅子。竟然是他!我心中又是一颤,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随即涌上心头。
接受这个班级已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我与他们朝夕相处,时间长了,我便觉得对这些学生已经了如指掌了,在心里也早已清楚地把这些学生分了类,特别是那些上课不认真听、下课爱调皮、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的更是牢记在心。尤其是这个叫刘杰的孩子,行为懒散,经常拖拉作业,没少挨过我批评。可他呢,似乎不痛不痒,我行我素,我对他是恨之入骨。于是,常常盯着他的缺点不放,每次看见他不按时完成作业,我总是生气万分。渐渐地,他在我的眼里简直是个无可求药的孩子了。
可是,面对眼前的这一幕,一向标榜眼光正确的我,一向自以为对学生很了解的我分明感到了羞愧和一种说不出的歉疚。
过后的一节班会课上,我用PPT呈现了这一场景,请学生们说一说各自的所见、所思、所感。结果孩子们畅所欲言,大发感慨。当我准备让学生猜想PPT上的主角是谁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刘杰的名字(其实那天刘杰帮我拿椅子,好多人都看在眼里了)。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向刘杰表示谢意,并动情地说:“你真是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肯定也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我一说完,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这个平时厚脸皮的男孩也脸红了,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一直要惹你生气,有时我也想快点做作业,但我管不住自己,可你还是对我很关心,经常督促我、教我做作业,我以后一定少让老师操心。”在这次班会以后,我对刘杰是多了一份了解,也多了一份关注,他的作业速度虽还不是很快,但也不那么拖了。同时,我也学会了多看学生一眼。我平时留意每一个孩子的一举一动,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每个孩子都在我有意无意的扫描中。有时,一个孩子悄悄收拾好了讲台上零乱的课本;有时,一个孩子扶起了倒在地上的笤帚;有时,一个孩子在上操前默默地关掉了教室里的电灯;有时,我在教室准备改学生作业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带红笔,当我想要回办公室去拿红笔时,早有细心的学生将红笔送到了我手中……所有这些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反思:其实,不论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看法、认识和评价不也是如此吗?我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我始终是简单的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在看待学生,始终在以一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在片面地评价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就凭一时、一事把学生看死了。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多变的个体,要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定型的,过早地用单纯的“好”与“不好”来划分他们的等级更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缺点,更何况孩子呢?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如果我们对学生也只是凭印象“看一眼”,就轻易给学生下定论,那么这个错误的定论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教师若稍有不慎就会毁掉一个幼小的心灵;孩子的心也是火热的,教师只要给以滋养,就会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心灵。换一个角度,多看学生一眼吧,你会发现他们的优点远比缺点多得多,他们也远比你眼中的他们要优秀的多,而你自己也会比以前快乐许多许多。
多看一眼,你就能多获得一份欣喜,多发现一片新天地;多看一眼,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那么可爱。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