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发布时间:2011-05-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芳英

     从康熙九年(1670)的第一篇《莲香》,到康熙十八年(1679)全书《聊斋志异》初稿完成为止,总共九年的时间,其实也正是蒲松龄一生中最为落魄潦倒的时光。

  郝誉翔认为,这段时间的蒲松龄,彷佛被困在一个“血汗暴流,扭筋拔力”、“家无四壁”的牢笼里,而唯一能把他拯救出去的,唯有文字,唯有想象力,所他以笔墨为刀斧,凿穿了时间和空间的墙壁,而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无穷无尽的“美”的天地。

  郝誉翔指出,对于“美”的高度评价,正是蒲松龄与六朝志怪小说分岐,而要上追屈原《离骚》《九歌》所歌颂的“香草美人”。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