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有两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是,当邓小平、陈云、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走进会场的时候,全场的青年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热烈地鼓着掌,胡耀邦同志再三要大家坐下来,也抑制不了大家的热情。再一个是,北京市的少先队员向大会献词的时候,号声嘹亮,鼓声咚咚,一张张红红的笑脸,涌进人民大会堂,将鲜艳的红领巾献给主席台上老一辈革命家们。这些生动的情景,显示了几代革命者之间的血肉联系。老一辈革命家,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青年们正在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开始了新的拚搏和攀登。下一个梯队,又已经在准备着,向起跑线进发。可以说,我们伟大事业的希望,就在这里。 从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三十多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也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共产主义事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伟大的长征,是一个需要多少代人才能完成的事业。怎样使革命的旗帜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是这个伟大事业能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问题。为此,就要使我们的接班人知道革命的历史,知道老一辈革命的品质,知道他们走过的道路,把他们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份最宝贵的财富继承下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做的努力。 革命领袖人物的传记,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们一般比较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理解,从中不但可以学到许多生动的革命历史知识,更可以看到革命者成长的过程,看到他们怎样待人处事,从而帮助青少年懂得怎样做人的道理。可惜,现在这样的著作还太散。许多重要的革命家的事迹,人们知道的还只是一些零散的故事,很难从中知道他们整个的为人。苏叔阳同志编写的这本《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虽然离《周恩来传》距离还很远,但是他收集整理了周恩来同志从幼年到逝世的100多个故事,从目前我所看到的同类著作,算是比较完备的一本。苏叔阳同志的文字比较流畅,在写作中又注意了少年儿童的理解水平。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 这本书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日本萨依玛尔出版会联合出版的。书的日文版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在日本出版了。周恩来青年时代曾在日本学习过。“大江歌罢掉头东”和“雨中岚山”的诗句,早已脍炙人口。周恩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卓越领导人,又是中日友好大厦的奠基人。《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在日本出版,对于日本的青少年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对于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世代代地不断加深,无疑是很有益的。萨依玛尔出版会和中国的出版单位联合出版介绍中国情况的书籍,这是第三本。每一种新书的出版,都好象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播下了一批新的种子。播下的种子越多,将来的收获也就会越加丰盛;谁要是想在我们两国人民之间制造仇恨,制造新的灾难,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苏叔阳同志为本书的日文版写的前言说道:“人虽死,却留下不死的东西在世上。”一个人虽然死了,他的事业却依然活着,发展着,对他的怀念成了亿万人心中的动力,继续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力量,保障着人们的幸福,这样的怀念,难道不应当永久存在下去吗?为此,需要做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特别是对我们的后代,他们只能凭借各种间接的材料,才能了解过去的伟大人物,满足他们的需要,是出版界和文学艺术界同志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