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8-07-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英芬

常州市武进区教科研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鸿    陈英芬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申请日期        2017.12                      

审批日期                                     

 

 

 

 

  一、研究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职务

    鸿

 

陈英芬

 

46

 

39

中小学高级

 

中小学一级

语文

 

美术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副校长

 

学生中心副主任

姓名

职称

职务

学科

在课题研究中的分工

   

中小学高级

课程中心

副主任

语文

参与课题研究

吴琳娜

中小学一级

 

   

《“日新书写小能手”成长集》、参与课题研究

 

中小学二级

班主任

   

《教师经验论文集》、、参与课题研究

 

中小学二级

班主任

   

资料收集、参与课题研究

许晔玮

中小学二级

 

   

校本课程《日新书写  翰墨飘香》、参与课题研究

 

中小学二级

班主任

   

参与课题研究

蒋建凤

中小学二级

班主任

   

参与课题研究

 

中小学二级

班主任

   

参与课题研究

  注:课题主持人至多2人,其他主要成员至多10人。

 

 

 

 

二、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意义和基础)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至高至深,它展示了自商周以来每一时代独特的文化风尚,它囊括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大学问,它诠释了高妙的美学、哲思,它是中国艺术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如今书法艺术正呈蓬勃发展之态势,书法教学也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但由于学校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擅长书法教学的教师很少,学校对书法教育与写字教学概念模糊,农村小学书法教育教学仍然是小学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

因此,构建书法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书法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书法教学的水平,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开展书法教育,不但是书法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挖掘书法文化内涵,提高书写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对祖国文化、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因此,书法教育具有广泛的正迁移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身心发展、创造力、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正是我校开展书法教育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动态,本课题创新之处等)

书法教育,立足于文化,侧重于书写教学,是提高学生进行书写技能和综合素养的途径,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书法具有鲜明的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形象、艺术地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其独特的启德、益智、审美功能,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这门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我们应拥有无比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要把祖国这门独特的艺术传承下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2002}8号)指出:“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 在2011年8月2日颁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强调:“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因此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书法教育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拓展空间,以书法教育培育为切入点,树立正确的书法教育认知态度,推进书法教育工作,促进多元化环境中书法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努力营造书法环境,既注重整体设计上的特色,又强调细节上的文化,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让校园环境文化发挥育人的功能。

以校本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为抓手,展开书法教育活动。要想写好字,必须懂得书法艺术。“书”有写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按新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写硬笔书法,三年级以上写软笔书法。写字要有法,这个法就是借鉴“书法”中的法。依法求型,依法造型,字就能写得美观,具有观赏性。只有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技法,写的得法,才能写出一手规范的,具有美感的字体。

通过课题研究,挖掘书法的教育功能,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师生书法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形成书法校本课程优化实施策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成立“日新”书法社,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建设书画室,促进书法课堂教学。完善校本课程《日新书写  翰墨飘香》、整理《“日新书写小能手”成长集》、《教师经验论文集》,布置文化墙、书画室、展览室,加强校园书法文化建设。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挖掘书法的教育功能,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师生书法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

2.探索适合中小学写字教学的课堂模式,构建写字教学管理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提高实施新课标的水平。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热心写字教学事业的教师队伍。

4.形成书法校本课程优化实施策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四)              研究内容

1.书法课程优化实施的研究。

2.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3.环境建设,校园书法文化氛围的研究。

4.书写评价方法的研究。

研究如何实现中小学写字教育活动评价环境的整体化,使得中小学写字教育活动评价与各学科书面作业质量两者之间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构建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写字水平的评价大环境。

(五)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调查研究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写字感受、看法以及对现有的写字评价形式的想法等,为日后的研究工作展开作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及时了解学生现状,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以便更好地促进课题发展。

3.总结阶段:经验总结法。就各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以便深化实验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日后的经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1.酝酿课题,实验准备;申报课题,制定方案;2. 组建课题组,课题参研人员的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2月)

1.第一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1)学生全体参与写字比赛,成立“日新”书法社。开展写字教学教研活动,重点是在“日新”书法社和各实验班级。(2)师生书法作品展,撰写阶段实验报告。

2.第二阶段(2018年6月-2018年12月)

(1)继续围绕课题,开展各种教学、教研、展览、竞赛等活动。

(2)“日新”书法社和各重点班级进行专项总结。撰写本阶段实验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9年1月-2019年5月)

总结课题运作情况,查漏补缺,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1.课题的研究报告

2.校本课程《日新书写    翰墨飘香》

3. 《“日新书写小能手”成长集》

4. 《教师经验论文集》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1.制订书法教育研究的规划、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成立以副校长为课题负责人的领导班子,以校骨干教师、语文老师为主的课题研究队伍。

3. 展开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4.落实书法课程。

5.布置文化墙、书画室、展览室,加强校园书法文化建设。

6. 成立“日新”书法社。

7.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建设书画室,促进书法课堂教学。

8. 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推进课题研究。

9. 建立书法教育评价体系。

三、评审意见

所在单位意见

武进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盖章:

    注:2-5页格式可以根据填写内容有所调整。第6页不能变动,单面打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