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化
发布时间:2010-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詹铭韬
家谱文化
洛阳中心小学苔花文学社六年级部 詹铭韬
所谓的家谱,就是记录40代以内的家人一卒年月、姓名、生年、配偶等仔细个人资料的书谱。
爸爸告诉我,家谱一般是每隔50年修一次的,个别较富的家庭只隔三四十年。如今,我们詹氏已经离上一次修家谱有一些年数了,再过十来年,便又要修家谱了,说起修家谱,那一本家谱,就有字典那么厚,四本字典那么大呢!
再来说说家谱的价钱,可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一本就要十多万人民币呢!平均一下少说每户也得付三四千人民币呀!上次爸爸的一个朋友家修家谱,光他一人就出了将近一万元钱,听说他们家族比较富有,还请了几次客呢!
由于“四人帮”引起的文革中,家谱被当作“四旧”之一,多数家谱已经被烧毁,所以就给研究人文关系造成了困难。我们家族只剩下一本“残废”家谱了。上面记载了从周宣王至现今所有关于詹氏的大事、小事,有十来本字典那么大,三四本字典那么厚呢!爸爸见过它,上面写了我们是从四川来到洛阳的,那时祖先是刘备手下,出征时死在了这儿,儿子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家谱也是一种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附件:
![]() ![]() |